说起来,我刚接触八字那会儿,简直是云里雾里。看着那些天干地支,什么甲乙丙丁、子丑寅卯,像天书一样。更别提 起局 、 排盘 了,感觉那是只有深山老林里的道长才会的本事。可心里就是痒痒的,总觉得这玩意儿里藏着点什么秘密。于是,一头扎进去,才发现,哦,原来 八字起局排盘的方法 ,虽然有点繁琐,但真不是高不可攀,是可以一步一步学,自己动手干的!而且,说实话,亲自把自己的 四柱 从出生日期里“挖”出来,那种感觉,跟用软件一键生成完全不一样,更踏实,更有“拥有感”,你懂那种感觉吗?
那,到底怎么把你的出生信息变成那八个字,再把它们漂亮地“排”到盘上呢?咱们一步步来,就像搭积木似的。
第一步,也是最最基础的,得弄清楚你的出生年月日时。注意了!这里的年、月、日、时,用的可不是咱们平时过的公历(阳历),也不是简单的农历(阴历),而是干支纪年、纪月、纪日、纪时。更重要的是,这里面有个 节气 的大门槛!

先说 年柱 。这看起来最简单,就是你出生的那一年嘛。比如1988年,比如1995年。但关键不在公历年份数字,而在于这一年的干支,比如1988年是戊辰年,1995年是乙亥年。这个对照表网上到处都是,或者查万年历,一眼就看到。可这里面有个陷阱!八字里的“年”是以 立春 为分界的,不是农历大年初一!比如,你出生在1988年春节前,但立春之后,那你的年柱就是戊辰年。如果你出生在1989年春节前,但1988年的立春之后(也就是公历1989年1月或2月初,还没到1989年的立春),那你的年柱其实还是属于1988年的戊辰年!反之亦然,如果出生在1989年的立春之后,那才是己巳年。所以,查年柱,一定要对照万年历看你出生的具体日期是否在当年立春之后。差那么一两天,可能年柱就完全变了!这个细节,马虎不得。年柱,两个字,一个天干,一个地支,这叫“年干”和“年支”。
接着是 月柱 。这是公认最容易出错的地方,也是很多初学者觉得头大的地方。月柱同样是两个字,一个“月干”,一个“月支”。月支不是看农历月份,而是看你出生在哪个月的“ 节令 ”里。咱们常说的“正月”、“二月”,在八字里对应的地支是寅、卯,但这也不是简单的一月就对应寅月,二月就对应卯月。这里的“月”是以每月的“节”为起始的,比如正月(寅月)是从立春开始,二月(卯月)是从惊蛰开始,三月(辰月)是从清明开始,以此类推。记住,是“节”,不是“气”(每个月有“节”和“气”两个节点)。比如你出生在公历3月初,查万年历,如果在惊蛰之后清明之前,那就是卯月。如果在清明之后谷雨之前,那就是辰月。
月支确定了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中的哪一个之后,月干怎么来?月干不像年干那样固定随年份变化,它跟年干有关!这里有个口诀,叫“ 五虎遁月歌 ”。比如年干是甲或己,那正月(寅月)的月干就是丙,合起来是丙寅月;二月(卯月)就是丁卯月,三月(辰月)就是戊辰月……以此类推。如果年干是乙或庚,正月(寅月)的月干就是戊;丙或辛年干,正月月干是庚;丁或壬年干,正月月干是壬;戊或癸年干,正月月干是甲。你不用背这个歌,现在查个表就行,但要知道月干是根据年干和月支(节令)推出来的。所以,搞定月柱,核心在于确定出生的 节令 !
然后是 日柱 。日柱是四柱的核心,代表命主自己。日柱同样是两个字,“日干”和“日支”。日干也叫“日主”或者“命主”,就是你本人啦。日柱的查找相对简单,因为它跟公历农历都没直接关系,完全是按照一个独立循环的干支纪日法来的。这个循环了几千年的“日历”,只管自己往前走,不受公历农历影响。所以要查日柱,最简单、最准确的方法就是查 万年历 ,输入你的公历出生日期,直接就能找到那天是干支纪日法里的哪一天。比如1990年8月20日,查万年历是庚辰日。这个没啥技巧,就是查。几千年来,干支纪日法从未间断,想起来还挺神奇的。
最后是 时柱 。时柱是两个字,“时干”和“时支”。时支是看你出生在一天中的哪个 时辰 。咱们中国的传统时辰划分跟现在不一样,不是24小时,而是一天12个时辰,每个时辰管两个小时。比如子时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,丑时是凌晨1点到3点,寅时是3点到5点……以此类推,到亥时晚上9点到11点。确定了出生时辰对应的地支,时干怎么来?跟月干类似,时干跟日干有关!这里也有个口诀,叫“ 五鼠遁时歌 ”(名字有点怪哈)。比如你的日干是甲或己,那么子时(晚上11点到凌晨1点)的时干就是甲,合起来是甲子时;丑时就是乙丑时……以此类推。如果日干是乙或庚,子时就是丙子时;丙或辛日干,子时是戊子时;丁或壬日干,子时是庚子时;戊或癸日干,子时是壬子时。同样,可以查表,不用硬背,但知道这个原理很重要。
特别提一下 子时 。子时横跨午夜12点,所以有“夜子时”和“早子时”的说法。比如晚上11:30出生,那是子时。但这个子时,是算在今天还是明天?传统八字排盘,通常是以前一天晚上的11点到当天凌晨的1点都算作当天的子时。但也有流派认为,过了午夜12点,就算第二天了,对应的日柱也要变。这个点比较有争议,初学者按主流的“跨日子时仍属当日”处理就好,但要知道有这么回事儿。所以出生时间,精确到分钟是最好的!差几分钟,可能就跨了时辰,时柱就不一样了。
好了,年、月、日、时,这 四柱 ,每柱两个字,一共八个字( 八字 ),就这么定下来了!这就是 起局 的核心过程。把这四柱干支写下来,比如年干支、月干支、日干支、时干支,这就是你的命局主体了。
但这还没完, 排盘 不仅仅是排出这八个字。一个完整的命盘,通常还要排 大运 和 流年 。
大运 ,代表人生每隔十年会经历的一种大的趋势变化。它也是干支组成的,从月柱开始排。怎么排呢?这有点讲究阴阳和男女。首先看你的 日主 (日干),区分阴阳(甲丙戊庚壬为阳,乙丁己辛癸为阴)。再看你是男是女。规则是: 阳男阴女顺排,阴男阳女逆排 。什么叫顺排?就是从月柱的干支开始,按照六十甲子的顺序往下数。比如月柱是戊辰,顺排的第一个大运就是己巳,第二个庚午,第三个辛未……什么叫逆排?就是从月柱的干支开始,按照六十甲子的顺序往回数。比如月柱是戊辰,逆排的第一个大运是丁卯,第二个丙寅,第三个乙丑……排几步?通常排八步或十步大运,代表人生主要的阶段。
大运排出来了,那每步大运是多大年龄开始走呢?这叫“ 起运岁数 ”。这个计算稍微复杂点,跟出生日期到下一个节令的天数有关。阳男阴女顺排的,看出生日期到下一个节令差几天;阴男阳女逆排的,看出生日期到上一个节令差几天。把这个天数除以3,得出来的结果就是大约几岁起运。比如差9天,除以3等于3,那就是3岁起运。第一个大运管10年,就是3岁到13岁,走第一个大运干支;13岁到23岁,走第二个大运干支,以此类推。这个计算现在也有现成的公式或工具,但知道它跟节令有关,并且是除以3(古人说“三日为一岁”,所以除以3),也就明白了。
流年 就简单多了,就是看每一年是什么干支。比如今年2024年是甲辰年,这个甲辰就是今年的流年干支。排盘时,通常会把未来几十年的流年干支也一起列出来,方便对照大运和流年一起看。
你看,整个 八字起局排盘的方法 ,说白了就是查表、计算、对照。核心是搞清楚年、月、日、时这 四柱 的干支,特别是年柱的立春和月柱的节令,以及时柱的确定。然后根据日主阴阳和性别,从月柱推出 大运 ,再把 流年 列出来。
也许你会问,现在不是有那么多排盘软件吗?手机APP一点,生日输进去,嗖一下所有东西都出来了,干嘛还要学这费劲巴拉的手动排盘?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用软件是快,就像开车直接到目的地。但自己动手排盘,就像一步一步走过去,沿途的风景、遇到的弯路、克服的困难,都能让你更深刻地理解这个过程本身。你知道年柱为啥要看立春了,知道月柱为啥要查节令了,知道月干时干是怎么“遁”出来的了。遇到某些软件排盘有争议的地方(比如前面说的子时问题,或者极个别万年历版本问题),你自己懂原理,就能分辨,甚至修正。那种掌控感,是工具给不了的。而且,当你在纸上,一笔一画地写下你的年、月、日、时 干支 ,再推出大运,写下流年,看着整个盘面在自己笔下慢慢成形,你会对自己的 八字 ,对易学,生出一种特别的情感和敬畏。那不仅仅是八个字,那是古人用一套精妙的体系,记录下来的时间和空间的交织,是窥探生命运行轨迹的一扇窗。
当然,排好盘只是第一步,接下来如何分析这八个字,看它们的五行生克、十神关系、神煞等等,那是更深入的学问了。但没有前面这个准确的 起局排盘 作为基础,一切分析都是空中楼阁。
所以,如果你对命理有兴趣,不妨试试看,找本靠谱的万年历(老黄历也行,但要找包含干支纪日和节气交接准确时间的),拿张纸,一支笔,跟着刚才说的步骤,一步步排出你自己的 八字 和 大运 。一开始肯定慢,会出错,会返工,但别急,那都是正常的学习过程。当你亲手排出自己的命盘,看着那熟悉的年柱、月柱、日柱、时柱呈现在眼前,再看看那一步步走过的大运流年,相信我,那种感觉,那种对自身生命轨迹的好奇与探索欲,会被彻底点燃的。这,就是 八字起局排盘的方法 带给我的最大乐趣和收获。它不仅仅是技术活,更是通往理解自身,理解时间哲学的一条小径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