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现实是啥?你搜啊,找啊,翻烂了书店网站,逛遍了论坛社区,你会发现,压根儿就没有这么一本包治百病的玩意儿,至少不是以你想象中那种现代计算机算法手册的形式存在的。就算有,那也是碎片化的,藏在古籍的角落里,散在民间师傅的口诀里,或者混杂在各种讲命理、讲预测的书籍里,算法?哦,那是得你自己去“抠”的。这过程,妈呀,别提多折腾了。
我当初也是一头热,觉得不就是 干支 嘛,甲乙丙丁子丑寅卯,六十对儿转圈儿,简单!年柱、月柱、日柱、时柱,四个柱子,八个字,再算个大运流年,这有啥难的?写个程序分分钟的事儿!可真动起手来,嗬!第一个坎儿,就把你晾那儿了: 公历转农历 。你以为就是简单的闰月问题?错了!古人的历法跟我们现在的不完全一样,尤其是那个 阴阳合历 的精髓,它得兼顾月亮的盈亏(形成农历的“月”)和太阳的周年运动(形成农历的“年”,主要是二十四节气)。你得处理好闰月,得处理好每个月的开始日期,这可不是简单的查表,背后有复杂的推算规则。更要命的是,市面上好多现成的农历转公历库,你得去验证它准不准,遇到边缘日期,子时跨日这些情况,它是不是给你算对了?这块儿调 bug 的痛苦,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,体会不了那种抓狂。
好不容易跨过农历这道坎儿,迎来核心了:算 四柱干支 。

年柱 :这个相对好办一点点,但有个巨坑等着你——不是公历一月一日换年,也不是农历正月初一(春节)换年!而是以 立春 那一刻为界!比如庚子年的立春在腊月二十,那么腊月二十之前出生的,即使已经是农历腊月了,年柱还得按己亥年算;腊月二十立春之后出生的,哪怕还没到大年初一,年柱就已经是庚子年了。所以,你的算法里,必须能精确计算出每一年立春的 具体时刻 ,并且能比较出生时间与这个时刻的先后。这玩意儿,很多万年历数据给你的是“立春日”,但具体是当天的几点几分几秒?这才是关键!
月柱 :这个更绝,它不是按农历月来的!它是按 节气 来的!一年十二个月支是固定的:寅月始于立春,卯月始于惊蛰,辰月始于清明,巳月始于立夏,午月始于芒种,未月始于小暑,申月始于立秋,酉月始于白露,戌月始于寒露,亥月始于立冬,子月始于大雪,丑月始于小寒。每个月的开始,是该月 第一个节气(节) 的时刻,而不是“气”。比如寅月,始于立春时刻;卯月,始于惊蛰时刻。所以,你的算法必须能精确计算出一年中所有 二十四节气 的 具体时刻 。然后根据出生时刻落在哪个节气区间,来定月支。月干呢?有个 五虎遁 的口诀,根据年干来推月干。这口诀本身不难,但前提是你月支定对了。想想看,如果你立春或某个节气的时刻算错了那么几分钟,正好出生时间卡在那个点上,你的年柱或月柱就可能算错!一步错,步步错,整个八字全崩!
日柱 :这是四柱里最难,也是最核心的算法点。日柱是六十甲子循环,一天一换。问题是,如何从一个公历日期,精确地算出它对应的干支?这不像年和月有固定的起点(立春、节气)。日柱是连续滚动的。最常见的算法思路是,找到一个历史上的某个已知干支的特定日期作为 基准点 ,然后计算出生日期距离这个基准点有多少天,再把这个天数对 60 取模(或者说,在六十甲子表里往后推多少位),得出当天的干支。听着简单?鬼知道那个基准点在哪儿,而且得是 精确 的,不能错。比如,公元1900年1月1日是戊戌日,或者更早的某个可靠历史事件日期对应的干支。但你怎么确定这个基准点的干支就一定准呢?而且跨度这么大,中间会遇到历法改革什么的幺蛾子吗?这里面需要涉及到一些天文历法的计算,比如儒略日数(Julian Day Number)的概念,然后把儒略日数映射到六十甲子循环上。网上能找到一些算法代码,但它们的原理和基准点各不相同,哪个最可靠?你得反复对照,用大量的已知准确八字去 验证 你的算法。这才是最耗时间和精力的地方!一个声称能算出日柱的算法,你得拿李小龙、毛泽东、牛顿这些已知生日和普遍接受的八字去对,如果对不上,对不起,你的算法或者基准点有问题。这种反复试错的过程,简直就是炼狱。
时柱 :这个相对简单,取决于 日干 和 出生时辰 。出生时辰是按照 地支 划分的十二个时辰(子丑寅卯…亥),每个时辰两个小时。比如子时是前一天的 23:00 到当天的 01:00,丑时是 01:00 到 03:00,以此类推。确定了出生时辰对应的时支后,时干根据 日干 来推,有个 五鼠遁 的口诀。比如日干是甲或己,子时的时干就是甲,丑时是乙,以此类推。口诀不难,关键是出生时间得准确,而且得考虑 真太阳时 。没错,又一个坑!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标准时间,但如果你出生在新疆,那里的地方时间可能比北京时间晚两小时!古人看时辰是用当地的太阳影子算的,所以严格来说,排盘得用出生地的 真太阳时 来定十二时辰,而不是简单的北京时间。算真太阳时,又得引入出生地的 经度 信息,以及一些天文计算公式(比如均时差、地方时转换)。所以,一个真正严谨的排盘程序,光输入年月日时还不够,你还得知道 出生地点 的经纬度!
看到没?光把这 四柱八字 算对,背后就牵扯到公历农历转换、精确的节气时刻计算、可靠的日柱基准点和推算方法、真太阳时计算等等一系列复杂的算法和数据。这远不是一本薄薄的“算法书”能概括的。
至于后面的 大运、流年、小运 ?它们其实是基于月柱干支推算的,算法是固定的(阳男阴女顺排,阴男阳女逆排,每十年一步大运,步运的年龄计算也有一套规则)。 空亡 ?基于日柱和时柱查表或计算。 神煞 ?更是五花八门,基于年、月、日、时柱的干支或相互关系,查表或套用特定规则。这些东西的算法相对固定,但数量庞大,需要的是一个 详尽的数据库和查询规则集 ,而不是纯粹的数学算法。
所以,你想要的 《自学八字排盘的算法书》 ,它如果真的存在,内容绝不仅仅是几页纸的公式,它会是一本结合了:
- 历法学 基础(公历、农历、干支历、二十四节气、闰月规则)。
- 天文学 基础(地球公转、自转、均时差、地方时、太阳高度角——虽然不直接用于排盘,但理解节气和真太阳时需要)。
- 数学 计算方法(日期差计算、模运算、可能涉及的插值计算等)。
- 古籍考证 (不同的历法版本、不同的日柱基准点、神煞的来源和定义可能在不同书籍中有出入,你需要知道采用哪个版本)。
- 大量的查表数据 (节气精确时刻表、干支序号表、神煞定义表、纳音五行表等等)。
更重要的,它还得教你如何 验证 你的算法!给你足够的测试用例,告诉你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。
与其找一本现成的“算法书”,不如说,这是一个 逆向工程 的过程。你得从大量的八字例子出发,从那些半藏半露的古籍或现代命理书中,一点一点地把那些分散的规则、口诀、表格、计算方法给 挖出来、整理好、逻辑化 ,然后用代码去实现,再去验证。这个过程中,你可能会遇到各种矛盾、模糊不清的地方,需要你去判断、去选择、甚至去创新(在不违背基本原理的前提下)。
这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,没有捷径,更没有一本现成的、写得明明白白、拿来就能敲代码的“算法书”在等着你。但走过这条路,当你的代码第一次准确地吐出任意一个日期的 四柱八字 ,当所有复杂的计算最终汇聚成那简洁的八个字时,那种成就感,啧啧,不是随便翻本书就能得到的。它不是算法的终结,而是你理解古人历法和命理体系的开始。所以,别等那本书了,撸起袖子,从历法和节气的数据开始,自己去“写”那本属于你自己的算法书吧!那本书,不在书店里,而在你的大脑和代码里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