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字排盘手诀详解大全

咱们老祖宗,哪有手机啊?更别提电脑了。那时的 八字 ,怎么排?靠啥?靠的,就是这双,咱们自己的手,十个指头一张掌,就是天地乾坤的一个缩影。而那些个口诀、歌诀,配合着指头在掌上掐算,那才叫真正的 手诀

别看就这么几个指头,门道深着呢!这不是江湖把戏,是实打实的计算方法,是把复杂的天干地支循环、节气交替,浓缩到了手掌这个小小的宇宙里。练这玩意儿啊,一开始真把我弄糊涂了,感觉指头跟脑子打架,口诀念着,指头也跟着动,但就是对不上趟。可一旦入了门,那种指尖流转间,整个时空仿佛都在你掌心运转的感觉,哎,那真是妙不可言,是冰冷的机器给不了的。

最基本的,也是最关键的两个 手诀 ,一个是排 月柱 的,叫 五虎遁诀 。还有一个是排 时柱 的,叫 五鼠遁诀 。这两个诀,是基石,是入门的第一道坎,也是很多人觉得最难啃的骨头。

八字排盘手诀详解大全

先说这 五虎遁 。你得知道年柱的天干,就是你出生那年的天干。比如说,甲子年生的,年干就是甲。五虎遁说的是啥?说的是寅月(正月)的天干,是根据年干来的。因为每年的正月,地支固定是寅,但天干是变的,不是跟着年干走。歌诀是这么念的:“甲己之年丙作首,乙庚之年戊为头,丙辛之岁寻庚上,丁壬壬位顺流行,戊癸之年何方觅,甲寅之上好追求。” 听着是不是有点绕?

怎么用手诀呢?传统上,手指关节什么的都有特定代表,但我学的那套,是直接把指节当做地支的。比如食指根部第一个关节算起,代表子,往上丑、寅、卯,然后中指、无名指、小指,一节节上去,直到手掌根部,把十二地支排满。具体的指节定位不同门派可能有点差别,但思路是一样的:把地支映射到手上。

拿“甲己之年丙作首”来说吧。如果你是甲年或者己年生的,那么当年的正月(寅月),它的天干就是丙。然后二月(卯月)就是丁,三月(辰月)就是戊……顺着天干的顺序往下推。重点是怎么“掐”出来。你可以在手掌上定好寅的位置(比如食指的第三个指节),然后从代表丙的天干位置(这个天干位置也是在手上预先定好的,或者凭心诀),从丙开始,对应到寅上。或者更直观的,记住口诀,年干是甲或己,直接心算得出寅月干是丙,然后在掌上从寅开始,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,顺着指节往下数地支(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),同时嘴里念着天干,数到哪个地支,对应的就是哪个天干。

听着好像更复杂了?但手诀的精妙在于,它把抽象的对应关系,变成了一个有具体位置感的 掌上排盘 。你指头一动,就是在模拟天地的运转。练熟了,指头到寅的位置,脑子里咔哒一下,丙就出来了,根本不用想别的。这叫心手相应,指到诀到。

再来是 五鼠遁诀 ,这个是定 时柱 天干的。时辰的地支也是固定的,子时、丑时、寅时……一天十二个时辰。但时辰的天干,是跟着日柱的天干走的。口诀是:“甲己还加甲,乙庚丙作初,丙辛从戊起,丁壬庚子居,戊癸何方发,壬子是真途。”

这个诀,说的是每天的子时(半夜11点到1点),它的天干是什么,根据当天的日干来定。比如你日柱天干是甲或者己,那么当天夜里的子时,它的天干就是甲。时柱就是甲子。然后丑时就是乙丑,寅时就是丙寅……也是顺着天干地支往下推。

手诀怎么掐?同样是把十二地支映射到手掌指节上作为时辰的位置。然后根据日干,在手上找到对应的子时天干的“起点”。比如日干是甲或己,子时的天干是甲。那么在手上子时对应的指节上,把“甲”定在那里,然后顺着指节往下数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,同时嘴里念着天干: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。数到寅时,对应的天干就是丙。数到卯时,天干就是丁。

这两个诀, 五虎遁 管年定月, 五鼠遁 管日定时,是排八字最基础也最重要的计算。你得把出生年干确定,然后用五虎遁找到月干,年柱月柱就齐了。再把出生日的天干(这个查万年历最准了,以前就靠口传心授的历法知识)确定,然后用五鼠遁找到时干,日柱时柱也就有了。四个柱子,八个字,就排出来了。

为什么强调 手诀 ?难道真的就为了复古,为了炫技?不是。当你真正上手去掐算,去念诵那些带有韵律的口诀时,你不仅仅是在做一道数学题。你是在跟这个古老的体系建立一种 身体上的连接 。每一个指节的移动,都加深你对地支顺序的记忆;每一次天干的循环,都强化你对它们相互关系的理解。那种感觉,是App永远无法替代的。

而且,老一辈的师傅,他们的 心诀 往往跟手诀是配套的。指头掐到哪里,心里就跟着过什么。这种 掌上排盘 心手相应 的过程,会让这个八字在你脑子里、在你手上“活”起来。你不光知道它是庚子年丁亥月甲午日丙寅时,你更能“感受”到这些干支在你掌上的位置关系,它们之间仿佛有了生命力。

当然,学这东西,枯燥是有的,一开始找不到感觉,犯错是常有的。我记得那时为了记住那些歌诀和指节对应,手指头都快磨出茧子了,半夜做梦都在念“甲己之年丙作首”。现在想来,那段经历虽然折腾,但也扎实。那些基础的东西,就像内功一样,你有了它,看后面的大运流年、十神神煞,才能看得更透,不至于只停留在表面的符号组合。

除了这两个大诀,其实还有一些小的 手诀 或者说 心诀 ,比如快速找某个地支在手上的位置(比如记住辰在无名指中间,卯在食指尖,午在中指尖等等),或者用手指定位来辅助记忆六十甲子、纳音五行,甚至是一些特定神煞的位置。这些都是 掌上排盘 体系的一部分,都是为了让你把那个庞杂的信息库,压缩、具象化到你的身体上。

现在用手机排盘固然方便,但如果你真的想深入了解八字,想体会那种古人洞察天地的感觉,我还是强烈建议,花点时间,下点功夫,去学学这些 手诀 。找本靠谱的书,或者找个愿意教你的明师,把 五虎遁 五鼠遁 这两个基础的 起月诀 起时诀 练熟练精。

这不光是学个技能,更是传承一种文化,一种思维方式。当你能不假思索地在手上排出任何一个日子的四柱,那种成就感,那种对时间空间的立体感知,是完全不一样的。你对 天干地支 的运行规律,对它们如何交织影响,会有一个更深刻、更直观的理解。

所以,这本所谓的“大全”,其实想说的就是: 手诀 ,不是花架子,是实用的、有根有据的计算工具,更是连接你与古老智慧的桥梁。从 五虎遁 五鼠遁 开始,把十二地支、十天干安到你的掌上,让它们跟着你的指尖跳跃起舞。练下去,你会发现,你的手,不仅仅是用来写字拿筷子的,它里面藏着,一个能排布日月星辰、推演人生轨道的微观宇宙。那是一种,非常,非常,古老而深刻的, 排盘 的,方式。

Categories

Tags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