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想啊, 八字排盘 这玩意儿,归根结底不就是一套 计算流程 嘛?从一个 公历的出生日期 、 精确到分钟的出生时间 开始,一步步推导出 年柱、月柱、日柱、时柱 ,再延伸到 大运、小运、流年、流月 ,甚至各种 神煞、藏干、空亡 啥的。每一步都有它自己的 规则 ,有它的 算法 。而 函数 呢?就是用来把这些 规则 、这些 算法 给 封装 起来的 工具 。
打个比方,你想计算 年柱 ,就是出生那一年的 干支 。这听起来简单,可里头弯弯绕绕也不少。得先把你输入的 公历年份 转换成对应的 农历年份 ——这本身就得考虑到 闰月 的问题,有时候跨年不是按阳历算的,得看 立春 !是不是?所以,你可以写一个 函数 ,就叫 get_year_pillar(year)
。输入一个 公历年份 ,它内部咔咔一顿计算,考虑 立春点 啥的,最后给你吐出那一年的 天干地支 ,比如“甲子”或者“辛丑”。这就是第一个 函数 的雏形。简单明了吧?把“算出某一年干支”这个 特定任务 交给它。
再来, 月柱 。这可是个 大头戏 ,也挺容易搞错的。 月柱 不是简单按阴历月份来的,它是跟着 节气 走的!比如 寅月 始于 立春 , 卯月 始于 惊蛰 ,以此类推。而且,每年的 月柱 起始干支还不固定,有个 口诀 或者一套 公式 来推算,比如“ 五虎遁月歌 ”。这部分逻辑更复杂了。那么,你就可以写另一个 函数 ,叫 get_month_pillar(year, month, day, hour, minute)
。这个 函数 得聪明点儿,它需要知道具体的 出生日期和时间 (因为要判断准确的 节气点 时间),然后根据 出生年的天干 ,套用那个 五虎遁月 的逻辑,最终返回正确的 月柱 干支。你看,这个 函数 输入就多了点,内部计算也复杂一些,但它的 目标 很明确:算出给定日期时间的 月柱 。

然后是 日柱 。这个相对简单, 日柱 就是根据 农历日期 在六十甲子表中循环得来的。它不像 月柱 受节气影响,也不像 年柱 要纠结立春。 日柱 有一个固定的 甲子日 作为起始点(比如据说1900年1月1日是甲子日),你只需要知道从那个起始点到你的 出生日 总共过了多少天,然后用这个天数对60取余,就能在六十甲子表里找到对应的 日柱 。所以,你可以写一个 get_day_pillar(year, month, day)
的 函数 。这个 函数 的核心可能就是一个 日期差计算 和一个 查表或索引 的逻辑。输入年月日,输出 日柱 干支。
最后是 时柱 。 时柱 更特殊,它是 跟着日柱的天干 走的!有个 五鼠遁时歌 。比如 日柱 天干是甲或己,那子时的 时柱 就是甲子,丑时是乙丑,以此类推;如果 日柱 天干是乙或庚,子时就是丙子……这又是另一套 规则 。而且 时辰 的划分,传统上是两个小时一个时辰,但精准的 八字 有时还要考虑 真太阳时 的转换,这又引入了 出生地经度 的问题!所以, 时柱 的 函数 get_hour_pillar(day_stem, hour, minute, longitude)
可能就需要 日柱的天干 、 出生时辰 、甚至 出生地经度 作为输入,然后根据那个 五鼠遁时 的规则和 真太阳时 的调整(如果需要)来计算出 时柱 的干支。
你看,通过这四个基本的 函数 —— get_year_pillar
、 get_month_pillar
、 get_day_pillar
、 get_hour_pillar
——我们就把 八字 的 四柱 给算出来了。每个 函数 只负责 一个特定的任务 ,它们之间 协同工作 。这就是 函数化 的 核心思想 :把一个 大问题 拆解成一个个 小问题 ,每个 小问题 都用一个 独立的 、 可复用的 、 边界清晰 的 函数 来解决。
当然了, 八字排盘 可不止排出 四柱 那么简单。后面还有一大堆事儿等着你的 函数 去干呢。比如:
- 计算 藏干 :每个 地支 里藏了哪些 天干 , 本气、中气、余气 是啥?这又需要一个 查表 或者 映射 的 函数 ,输入 地支 ,输出一个 藏干 列表或字典。
get_hidden_stems(earthly_branch)
。 - 确定 日主 ( 元辰 ):这个最简单,就是 日柱 的 天干 。但你可能还是需要一个 函数 来把它明确提取出来,方便后续计算。
get_day_master(day_pillar)
。 - 计算 十神 :以 日主 为中心,看 年柱、月柱、时柱 以及 藏干 里的 天干 跟 日主 是什么关系—— 生我者、我生者、克我者、我克者、同我者 ,再分阴阳,就得出 比肩、劫财、食神、伤官、偏财、正财、七杀、正官、偏印、正印 这 十神 了。这绝对是个 大工程 !需要一个 函数 ,输入 日主 和另一个 天干 ,输出它们之间的 十神 关系。
get_ten_gods(day_master, target_stem)
。然后你需要 遍历 所有其他的 干支 和 藏干 ,调用这个 函数 来生成完整的 十神 信息。 - 排 大运 :从 月柱 出发,根据性别、出生年阴阳、阳历生日和节气点的距离等等规则,确定是 顺排 还是 逆排 ,然后每十年一步,推出后续的 大运 干支序列。这又是一套独立的 计算逻辑 ,可以封装成一个
generate_grand_cycles(month_pillar, birth_date, gender, year_yin_yang)
的 函数 。 - 排 流年 :这个相对简单,就是从出生年份开始,每一年对应一个 六十甲子 的干支,一直排到你需要查看的年份。也是一个 函数 的事儿。
generate_annual_cycles(start_year, end_year)
。
你看,整个 八字排盘 的过程,其实就是把一套 古老的、复杂的、层层嵌套的计算和查表规则 ,用 现代编程 的 函数 这个概念,一个个 模块化 、 功能化 地实现出来。每个 函数 就像一个 小小的齿轮 ,负责完成 整体任务 中的 一个特定环节 。它们 相互配合 , 输入输出 衔接得恰到好处,最终就能“咔嗒咔嗒”地把一张完整的 八字命盘 给你“打印”出来。
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?简直太多了!首先是 清晰 。你想想,如果所有计算逻辑都堆在一个大块代码里,那简直是 灾难 !找个 bug 跟大海捞针似的。有了 函数 ,哪个环节出问题,你就去 对应 的那个 函数 里找, 目标明确 。其次是 复用性 。比如计算 十神 那个 函数 get_ten_gods
,我在算 四柱 的 十神 要用它,算 大运 的 十神 也要用它,算 流年 的 十神 还得用它!写一遍,到处都能使, 省事儿 !还有就是 易于维护 和 扩展 。以后你想加个什么 神煞 的计算,或者换个更精确的 真太阳时 算法,只需要修改或者增加 新的函数 ,不会影响到其他已经写好的部分。
当然,写这些 函数 的过程中,你会遇到各种 坑 。比如前面说的 节气时间 的 精确度 问题,历史上的 历法 可能跟现代不一样(虽然一般的排盘可能忽略这个), 闰月 的处理更是个 老大难 。有时候一个 公式 或者一个 口诀 ,你在书上看到的可能只是一句话,但真要把它变成 计算机能懂的逻辑 ,需要你掰开了揉碎了去理解它背后的 数学原理 或者 循环规则 。这过程本身就是一种 学习 和 挑战 。
所以说,用 函数 来制作 八字排盘 ,不只是一个简单的 编程任务 ,它更是把一种 传统文化的计算体系 用 现代的技术手段 进行 重新解读 和 实现 的过程。每一个 函数 背后,都对应着 八字理论 中的一个 具体环节 。当你把这些 函数 一个个码出来,然后看着输入的生日时间最终变成屏幕上的一张 命盘 ,那种感觉,哎呀,怎么说呢,既有搞懂 算法 的 成就感 ,也有触碰到 传统智慧 的那一丝 奇妙 。它就像在 代码 和 玄学 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,让你用 逻辑 去触碰那些看似 无形 的东西。挺酷的,真的。不信你试试?从最简单的 年柱函数 开始!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