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来,学八字这事儿,刚开始接触那会儿,真是摸不着头脑。尤其是那个“排盘”,什么天干地支,五行生克,节气交替,看得人眼花缭乱。手里拿着本子,或者盯着电脑屏幕,总感觉少了点什么。后来发现,不少师父或者老手,讲到关键地方,或者自己心里默默推演时,手里总会有点儿“动作”。不是随便比划,而是有章法、有讲究的。这,就是 八字排盘手势 。别小瞧这些个手势,它们啊,是经验的沉淀,是思维的具象化,能帮你把抽象的理论在脑子里“立”起来,在指尖“跑”起来。
这本书(或者说,这份资料,这堆心得)之所以叫“八字排盘手势图解大全集”,就是想把那些我见过的、学过的、自己琢磨出来的,各种用于辅助八字排盘和推演的手势,给它好好地整理整理,配上图,讲清楚怎么用。这不是什么神秘主义的东西,说白了,就是一套高效的记忆和计算辅助工具。想象一下,你要确定某个时辰的地支,或者推算某个年份的天干,总不能每次都去查万年历吧?或者脑子里死记硬背,那太累了。用手势,它就像给你脑子里的“八字APP”加了个快捷键。
咱们先从最基础的来。你得先弄明白,一个完整的八字,它包含了年、月、日、时四柱,每柱有两个字,上面是天干,下面是地支。一共八个字。这八个字,就像你命运的基因密码,得一个个地给它“排”出来。

1. 确定年柱: 这个相对简单,查万年历或者农历对照表就行。但如果你想快速推算,比如知道今年是癸卯年,想知道明年是什么年?这里就有个手势可以用。你把左手(习惯用右手写字的话)伸出来,手掌朝上。每个手指的指节都有名称,不过我们这里用的是一个更简单的“定位法”。食指的指尖开始算甲,沿着食指往下到第一个指节是乙,再往下是丙,然后中指指尖是丁,往下是戊、己,无名指指尖庚,往下辛,小指指尖壬,往下癸。这是一个天干的顺序。好,现在你知道今年癸卯年的天干是癸,在小指最下方那个位置。天干一共十个,轮完一圈回到甲。所以明年,癸的下一个就是甲,地支呢?地支有十二个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咱们把左手再拿出来,这次用的是指掌上的特定位置。子在小指根部,丑在小指中间,寅在小指尖部,卯在无名指尖部,辰在中指尖部,巳在食指尖部,午在食指中间,未在食指根部,申在拇指根部,酉在拇指中间,戌在拇指尖部,亥在拇指外侧(食指根部旁边)。这叫“掌中十二支”。今年的地支是卯,在无名指尖部。卯的下一个是辰。所以明年就是甲辰年。你看,通过手上的位置,天干地支一配合,年份就出来了。这个“天干指节诀”和“掌中十二支”是基础中的基础,用久了,你脑子里自然就有了这张“地图”。
2. 确定月柱: 这个比年柱稍微复杂一丢丢,因为月柱的确定是看“节气”,不是农历的月初。比如立春才算寅月的开始,惊蛰才算卯月的开始。而且,每年的月柱天干是跟着年柱天干变的,有个口诀叫“五虎遁月歌”:“甲己之年丙作首,乙庚之年戊为头,丙辛之岁寻庚上,丁壬壬寅顺水流,戊癸之年何处起?甲寅之上好追求。” 这口诀啥意思?就是如果今年是甲年或己年(年柱天干是甲或己),那么正月(寅月)的天干就是丙。乙年或庚年,正月天干是戊。以此类推。这个口诀背下来容易,但用手比划起来,也能加深印象。你同样可以利用手掌上的位置来辅助记忆和推算。比如,左手食指尖代表寅月,中指尖卯月,无名指尖辰月,小指尖巳月,小指下方午月,小指根未月,无名指根申月,中指根酉月,食指根戌月,虎口附近亥月,虎口内侧子月,拇指附近丑月(这个十二支掌诀版本略有不同,挑你顺手的记)。然后,根据五虎遁月歌,确定寅月的天干,再按照天干顺序往下数,就可以确定其他月份的天干了。手势的配合,能让你在背诵口诀的同时,在大脑里形成一个立体的对应关系。比如“甲己之年丙作首”,你可以在念到“丙”的时候,指尖在中指指尖(天干丙的位置)点一下,再对应到食指尖(寅月的位置)。这种多感官的联动,学习效率会高很多。
3. 确定日柱: 这个,真没啥快速手势诀窍,得查万年历。不过,一旦日柱确定了,围绕日柱的很多推算(比如神煞、纳音等)又可以用手势辅助。
4. 确定时柱: 时柱的天干跟日柱的天干有关,也有个口诀叫“五鼠遁时歌”:“甲己还生甲,乙庚丙作初,丙辛从戊起,丁壬庚子居,戊癸何方发,壬子是真途。” 跟五虎遁月类似,比如今天的日柱天干是甲或己,那么子时(23点-1点)的时柱天干就是甲。乙或庚日,子时天干是丙。这个也可以用手势来配合记忆和推算。比如用拇指点在手掌的不同位置代表十二个时辰(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,同样用之前说的十二支掌诀位置),然后根据日干和口诀,确定子时的天干,再沿着指掌上的时辰位置,按天干顺序往下数,就可以得出其他时辰的天干了。比如今天是甲日,子时天干是甲,那么丑时就是乙,寅时是丙,卯时是丁……边点边念,边念边算,久而久之,自然就熟练了。
除了确定四柱干支,手势还能用来干嘛?多了去了!比如:
- 五行生克关系: 金生水,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。金克木,木克土,土克水,水克火,火克金。这些关系用指掌来比划,能形成一个动态的循环图。比如你可以在指尖上定五个点,分别代表五行,然后用另一个手指沿着生克路线“走”一遍。
- 十神关系: 比肩、劫财、食神、伤官、偏财、正财、偏官(七杀)、正官、偏印(枭神)、正印。这些十神是以日干为中心,看其他七个字与日干的五行、阴阳关系得出的。推算十神时,可以用手指点在对应的字上,然后心里或者嘴里念出与日干的关系。比如日干是甲木,年干是乙木。乙木与甲木五行同,阴阳不同,那就是劫财。你可以在代表年干乙的位置(如果用手势比划的话)点一下,心里想:甲木见乙木……劫财!
- 地支藏干: 每个地支下面可能藏着不止一个天干,这叫地支藏干,是分析地支五行力量和相互关系的关键。比如寅中藏甲、丙、戊。这个藏干关系也可以编成手诀。比如点在代表寅的位置,然后依次点出甲、丙、戊所对应的天干位置。
- 神煞: 各种神煞,什么驿马、桃花、贵人、羊刃、飞刃……很多神煞的查法都跟日干、年干、地支有关系,或者跟某个特定的地支组合有关。很多神煞都有对应的“神煞诀”,这些口诀配合手势记忆和使用,效率会更高。比如驿马星,口诀是“申子辰马在寅,寅午戌马在申,巳酉丑马在亥,亥卯未马在巳”。这个口诀就可以配合地支掌诀来用。比如你属猴(申),年支是申,申在拇指根部。口诀说申子辰马在寅,寅在食指尖。所以你的驿马在寅。你在心里或者用指尖把这些位置过一遍,自然就记住了。
这份“大全集”就是要尽可能地收录整理这些手势,配上清晰的图示(虽然我现在只能用文字描述,但想象一下,如果配上真人示范或者清晰的简笔画,效果会好很多),详细解释每一步怎么做,每一步的原理是什么。它不是让你死记硬背,而是提供一套辅助思考和练习的工具。通过手指的运动,带动脑子的运转,让那些抽象的干支、五行、神煞,变得立体起来,看得见,摸得着(至少在触觉上有感知)。
当然了,手势只是工具,最重要的还是对八字理论本身的理解。你得知道每个干支代表什么,五行生克制化是怎么回事,十神代表着什么样的人事物。手势是在你理解的基础上,帮你提高排盘速度,加深记忆,以及在推演时提供一个具体的“操作界面”。想想看,当你在给别人看盘时,手里偶尔比划两下,既显得专业,也能帮助你思路清晰。
写到这儿,我脑子里都能浮现出各种手势的样子了,有些是传统的,有些是我自己觉得顺手琢磨出来的。比如确定地支三合局(申子辰合水,寅午戌合火,巳酉丑合金,亥卯未合木),你可以在手掌上把这三个地支的位置连起来,形成一个三角形。这不就是一个生动的“三合图”吗?
所以,这份“八字排盘手势图解大全集”,与其说是一本教程,不如说是一本“武功秘籍”的手势图谱。它不是教你从零开始学八字,而是给那些已经在路上、或者想走上这条路的朋友,提供一套可以“操练”起来的辅助手段。希望通过这些图解和说明,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八字学习的乐趣,让那些原本觉得枯燥的理论,变得生动起来,易于掌握。毕竟,真正掌握一门技艺,光靠眼睛看、脑子想是不够的,很多时候,还得靠手上的功夫,靠身体的记忆。而这些 八字排盘手势 ,就是身体力行、辅助理解八字精髓的绝佳法门。掌握它们,你的排盘速度和准确性都会大大提升,对八字的理解也会更深入,更有“感觉”。别犹豫了,伸出手来,跟着图(想象中的图)一起练起来吧!你会发现,手指在掌中的每一次游走,都可能为你打开一扇新的命理之门。
发表回复